小時候因為被檢測出閱讀理解跟書寫障礙,不僅被學校老師跟同儕排擠,變成大家眼中的 "白癡" "智障" "異類" "異端份子" "怪人"
甚至連部分家人都因我成績不好,長年對我施加壓力。 直到我看到這個文章瞬間明白..........................
原來你們才是那種把別人當智障的~~~~智~~~~~~障~~~~~~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令人爽到爆的文章轉貼至以下網址
http://news.tvbs.com.tw/ttalk/blog_author_detail/6519
「最近台灣大家都在討論補習班的問題。」我對瑞士的親友這麼說。他們不解的說:「為什麼那麼多人要補習呢?在瑞士只有智能不足或是精神病影響學習能力的孩子,才需要加強補習。」在台灣,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補習,孩子才能考上好學校,然後過比較好的人生,或者,只要不要輸就好了。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南陽街上滿滿的補習班、從國小到30歲都可以補,動輒就是幾百人的大教室,再加開投影外掛,全國補成這樣,人民的生活有變好嗎?薪水有變高嗎?幸福指數有提高嗎?
我就是從小外婆最驕傲的那種「第1名」小孩,公立國中考上北一女、北一女全班第1名考上報紙第一志願臺大國企系,然而我從小沒什麼補習,今天我不是要跟大家說不補習也可以考北一女、臺大,而是探討這邏輯背後的問題有多龐大。
1. 首先,這種系統的集體錯誤在於,嚴重窄化了對精英的定義。事實上,這同時也窄化了一個活人的範疇
會考試,只是人類眾多行為當中的一個,做一個快樂的人、建立一個和樂的社會,所需要的技能並非只在於脖子以上。然而在分數掛帥的系統下,其他「作為一個人」需要面對、學習的挑戰,都被簡化、甚至忽略到最低。我們不會在大學一畢業的瞬間,就學會如何做一個成人,如何成家立業,這些技能都是需要一點一滴從小練習的。
如果莫札特生在台灣,那他就完了,因為他的專才天份與自信很可能會被無法勝任「全才教育」的考試制度給徹底擊潰。曾有個朋友對我說:我是個讓爸媽失望的孩子,因為考不好,才來讀美術。殊不知這孩子根本不該自責,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他爸媽沒有給他會考試的基因,這是爸媽不願面對的事實。
2. 請面對現實,過度補習無法改變你孩子的智商,只會讓他過著既沒有童年長大也沒多有競爭力的可悲人生
最近建中學生假冒同學接受訪問的新聞鬧很大,滿級分考上醫學系的本尊為了在教室打電動而讓同學有機可趁。有人問說,真的有人每天打電動還考滿級分的嗎?這就是殘酷的事實,以前我身邊就是一堆每天玩熱舞社、每天摸吉他的建北學生,睡了三年,考前衝刺一個月,還是上臺大。
就是有人智商高,適合考試系統,這不代表他們是天才,也不代表他們就會過上比較好的人生,只是若你的孩子不是這種人,你要他補習補到死,犧牲了作為一個少年該有的其他學習,拼了命往死裡讀,最後還是拼不過別人,反而失去很多休閒、與家人朋友相聚、或是與自己相處的寶貴時間。
不要在不是你的主場跟人家逞威風,多去探索人生多元的可能性,才能創造屬於你的記爭力。
3. 補習對孩子是揠苗助長、對家長是會上癮的鎮定劑
學校老師講過、課本有寫,如果還是不懂,那需要的是孩子靜心思考,提出問題,然後慢慢理解。一旦一個孩子建立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在制度中是絕對吃香的,因為題目怎麼變他都會寫,事實上,我身邊被歸類為「很聰明」的孩子,多半是小時候培養了這種能力。
因為科目眾多,「沒有時間」讓孩子自己想,就從小去補習班,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麼解題,真是太方便了。剝奪了孩子自行獲取知識果實的瞬間,過多補習實際上就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行為。然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人生很多事情,別人是幫不來的。
對於孩子是揠苗助長,對於父母來說則是容易上癮的安心鎮定劑,不知道孩子將來要幹嘛,就送去補習班,好像就感覺他沒有在混,與其用耐心跟信任陪他慢慢摸索出可能的未來,每天看他有去補習就好,真是輕鬆簡單多了。
義務教育應該是國民生活的一種助力,不該反倒變成沈重的考驗。舉凡工作、戀愛、生子、生老病死等等,人生已經夠多不得不面對的挑戰了,真的不用從小考起,更不用為了應付這些考試,犧牲體驗其他人生科目的時間去補習。
人生很寬廣,教育不該是叫人浪費時間去勉強背誦那麼多反正都會忘記的死知識,反倒應該多著墨在培養個人對知識產生的回饋與反思。
4. 高學歷不等於高收入或是完美的人生
考上好學校,進入好公司,就能擁有更好的人生?醒醒吧,人生絕不可能是這麼簡單的!
生命有許多面向,無法單一量化。即使他滿級分,也有可能因為右肩或是左膝不舒服,而導致過得很不快樂。更何況好生活本來就很難定義,你要說很會賺錢?我身邊最會賺錢的完全不是從小被貼上「優秀」標簽的北一女、臺大同學,而是學歷不怎樣,但是抓住某些商機,例如炒房或是開店成功者!
高學歷的同學,出社會一樣要面臨低薪的挑戰,創業也是一樣失敗居多,出國也不見得好找工作,還要背負著「你不是很優秀嗎?怎麼會這樣」的標簽一輩子。搞了半天人生是沒有捷徑的,早知道大家不用提早這樣互相折騰。
然而這麼說就像在女性普遍還沒有投票權的1910年代,為了爭取權益,女權鬥士曾在獄中絕食抗議時遭受非人道灌食、折磨,消息傳出,當時有些女性不惜被丈夫施打,也要加入抗爭行列,她們說:「就算我會被你打死,我也要爭取,就是為了將來我的女兒不會再陷入與我一樣的弱勢處境」,也有些女性反而告訴她們的女兒,既然現在家裡是爸爸在做主,那我們不要學那些壞女生爭取這些不必要的權益,不要惹爸爸不高興,我們才有好日子過呦。
最後到底誰有好日子過了?